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
媒体聚焦
【专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加快形成东海航海保障新质生产力
2024-05-30 文章来源: 《中国海事》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交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航海保障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水上安全保障的基础支撑力量,在服务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中有着独特的使命担当和宏 阔的作为空间。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深刻把握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使命担当,盯准抓牢开创海事现代化发展新格局的工作要求,以打造“万里东海红色纵贯线”党建品牌为牵引,以加快形成航海保障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坚守红色初心,履行蓝色使命,踔厉奋发开创东海航保现代化发展新格局,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一、坚持政治引领,夯实落实“首要任务”的坚强保障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作为部属事业单位,辖区覆盖江苏、上海、浙江、福建“三省一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承载区,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孕育地、萌发地和先行先试地,更应该充分利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思想资源、实践资源,落实政治责任,提升政治能力,做好政治表率,打造政治机关,引导党员干部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重要论述和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落实“首要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突出重点强组织。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切入点,以“点亮阵地、连接属地、纵贯东海”为实践路径,坚持点上发力、面上拓展、整体深化,着力打造“万里东海红色纵贯线”党建品牌。围绕点亮阵地,立足遍布万里东海的14个基层、98个党支部、30多个台站、70余座灯塔及各类船艇,着力打造一批党性锤炼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建强红色堡垒,夯实履职阵地,加强“点”上的创新,多点开花、百花齐放,形成点亮阵地的聚合效应。围绕连接属地,健全与属地、行业党组织的联学共建机制,形成主题联学、党建联建带动业务联动融合的生动局面,着力建成一批融合发展示范项目,构建“融合发展区块链”。围绕纵贯东海,充分发挥点状阵地辐射作用和区块横向链接作用,串起一条纵贯万里东海,在保障航海安全、服务沿海经济发展、落实国家战略中发挥强大战斗力的红色战线,为落实“首要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创新载体塑文化。新时代航保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海事航保领域的投射,是海事航保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方向上,要与新时代海事航保现代化发展承担的新使命、文化建设承担的新使命契合,使之为海事航保现代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环境氛围。实践路径上,加强手段创新,结合海事航保实际,体现时代特征、航保特色。我们立足新征程,把握新使命,聚焦新受众,拿出新思路,争取新资源,塑造新气质,扎实开展好“我们一起去看海”主题宣传活动,出版灯塔故事集,提炼东海航保精神,培树引领航保新质生产力的新典型,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对外宣传,传播东海航保声音,展现东海航保形象,为落实“首要任务”提供心齐气顺的环境氛围。

二、坚持系统谋划,明确“首要任务”的攻坚方向

(一)铸牢“主角”意识,在践行使命担当上持续发力,持续输出“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高质量航保服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精神,就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认识水上交通安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坚决防止因航保履职不到位造成的水上安全事故。一手抓好传统航保服务提质升级,一手抓好智能航保服务科学发展,强化海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海上交通智能航保基础设施和软环境的整体提升,让广大人民群众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利用辖区海洋经济、绿色低碳、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优势,抓住新质生产力促进航海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强光伏、风电、洋流等清洁能源和高分子环保绿色材料在航保业务领域的深度应用,着力推动绿色能源与航海保障事业融合发展,加快传统陈旧装备的迭代升级和结构性调整,不断完善绿色低碳航保设施设备布局。

(二)把准行业脉搏,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持续发力,积极构筑“多方联动、多元协同、开放共赢”的开放式航保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对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彰显区域协调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地方发展的系列指示精神,按照交通运输部党组对于航海保障中心“政治坚定、技术领先、服务一流、保障有力”的总体要求,胸怀“国之大者”,立足交通、服务航运,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涉及航保任务分工。紧紧把握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服务范围区域经济发达、海洋经济活跃、用户需多元的区位优势和现有航保设施点多面广、数据丰富的资源优势,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等重大区域规划,高质量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一体化融合发展思路,全面加强交通运输、涉海部门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构建更加广泛的融合发展共同体。

(三)立足创新驱动,在加强科技攻关能力上持续发力,推动形成“技术一流、示范引领、集成创新”的智能化航保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航保工作实践中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就要以交通运输部付绪银副部长到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调研时提出的工作要求为着力点积蓄服务高质量发展动能,加快形成航海保障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赋能,深关键领域,不断推动航保数据产品和要素在新业态、新领域流通加速智能航保建设。拓展航保服务场景,丰富航保服务产品,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乘数效应和航保文化的溢出效应,提升供给质量,让航保服务产品既有需求的“准度”,又有科技“高度”,还有人文的“温度”,打造更加符合行业用户习惯的智能化、便利化、人性化的服务产品。

、坚持转型升级,有效支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一)加快推动航海保障数字化转型发展。更高层面推进运行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大数据中心,争做数据资源开发者、要素价值创造者、行业规则制定者、产业发展引领者,以“能力再提升、机制再创新、标准再升级、转型再加速”为实践路径,提升全球航海数据资源开发能力释放航保信息数据要素价值催生以海图数据为核心的航保新型产业链以建立全面的、国际领先的产品生产与数据服务标准体系为重点,深入参与国际航保标准制订工作,推进国际标准在国内转化应用。建设东海海区S-100水深三维数据产品与信息服务系统,构建新一代航海保障水深数据产品生产和服务能力,实现对航保数据有效管理和高效、增值应用,逐步形成航海保障数据产品和服务合力,为海事监管、港口、航道和船舶等航海保障用户提供权威、实时、高精度的航海保障数据与技术支持。

(二)有效支撑长三角一体化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体系。按照部海事局统一部署,全面参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体系二阶段工作任务。全力推动“海陆融合一张图”服务平台二期系统建设,持续提升系统运行速度,增强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智慧监管系统和海事通APP提供更为稳定可靠的海图数据服务。积极推进江海图融合对接,优化海图图层切片和配置方案。持续做好海图全要素数据更新,加强数据互联互通,拓展海岸地形数据来源。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地形数据比对,开展海图适应性排查,提升长三角区域海图现势性。持续做好海区潮汐预报,加快海区S-100水文数据产品及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拓展预报站点和预报要素,提供更为精细、精准的潮汐预报服务。

四、坚持干在实处,构建多层次立体化航保服务新格局

(一)进一步构建综合航保感知网顺应智能航运、智慧航道建设大势,积极推进海区航海保障智能感知设施、设备改造和建设,逐步实现航保数据感知“串珠成网、一屏统管、聚合应用”新格局,加强水位、气象、海况、航标状态、航道尺度状态动态监测,提升对船舶、航道、港口的透彻感知及精确定位能力,形成分区分级、层级递进的综合航保服务网络。推进智能航保多功能航标建设,形成成线、成链、成片的多功能航标感知网、服务网。融合升级长江口E航海示范工程和洋山港E航海示范工程现有基础设施,推动长江口航海保障服务示范区建设。高水平运行东海海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更好地提供全天候、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北斗定位服务。依托首艘深远海大型测量船“海巡08”轮,突破传统港口航道测量业务范围,形成涵盖近中海、深远海及国际水域的全球海域测量能力。

(二)进一步构建数字通信传输网。升级推广AIS/ASM国产化核心网系统,向用户提供整合进口基站、国产基站和新一代VDES基站数据的信息接口,实现现有系统的更新替代,促进AIS数据中心服务能力和可靠性全面提升。持续开展海上数字广播(NAVDAT)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实现NAVDAT中频发射机量产,打造国内数字化发信设备、船载接收设备等产业链。持续推动《海上数字广播系统性能标准》落地,推进中国主导国际相关标准进程。持续开展水上无线电监测,按照部海事局部署要求开展水上无线电监测规划实施,分阶段、分步骤开展不同能力等级监测台站建设,提升重点海域、岛屿和重要海峡的通信监管能力,开展沿海海域南北大通道通信服务布局。

(三)进一步构建智能终端服务网。统筹考虑智能航行、智慧航道和智慧港口等应用场景,拓展升级航保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模式,在海图数据、AIS信息、多功能航标感知、水下三维地形数据、可视化航警、海上安全通信及安全信息广播等相关服务上深耕细作,努力形成标准统一、系统集成、高效便捷的航保智能化服务产品,向涉海用户提供导助航、地理信息、航行警告、水文气象等多元化、伴随式信息服务。

强国建设,交通先行。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形成航海保障新质生产力为职责使命,以奋楫开创东海航保现代化发展新格局为责任担当,胸怀大局,奋发有为,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壮丽航程中乘风破浪、一路远航。


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
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四平路190号
电话:+86-021-66072880
沪ICP备19030618号-1
传真:+86-021-66072634
友情链接